近年来,中国电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突出加强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综合治理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需要,加强与西藏自治区多方面的支援与合作,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优势,奋力推进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西藏,国家重要的安全和生态屏障。
2017年5月至6月,中国电科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援藏、建藏要求,与拉萨市国有企业合资成立中电雪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域公司”),共同推进自治区新型智慧城市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项目、自治区社会治理安全项目建设,推进在文物保护、智慧旅游、新能源及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立足西藏,辐射四省藏区,为西藏和四省藏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联合起来才能办大事。助力西藏建设,必须聚合力、凝重势、聚人才。
基于此,中国电科统筹成立了中国电科党组派驻西藏工作协调组,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协调、检查、督导作用,共同推进集团公司在西藏地区业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依托雪域公司落地和项目建设,与西藏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网通院、电科海康、电科太极、电科天奥等单位,积极派驻进藏人才队伍,开展双向人才交流,实现中国电科人才进藏。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集团党组现场指导并见证雪域公司成立党支部,向“西藏军区信息化项目”党员攻关团队进行现场授旗,并参加西藏工作协调组在甘巴拉英雄雷达站举办的主题党日活动,与驻守官兵互赠锦旗、重温入党誓词,合力推动集团公司在藏业务不断取得新进步。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 为藏区定制电科方案
一步跨千年,西藏今如是。
从之前的“不毛之地”,到如今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近年来,中国电科深度支撑藏区信息化业务,充分结合自治区特殊地域环境与人文特色,积极开展信息化技术援藏工作,在云平台建设、大数据应用方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自治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中国电科参与制定了自治区“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边防信息化技术防范体系规划、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等,积极推动自治区检察院、水利厅、驻京办、成办以及办公厅等单位的信创工程建设,为西藏的长久信息化建设筑牢基础。
发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引领作用,共同谋划推动“平安拉萨”建设。在拉萨市智能交通、网格化社区监控等项目合作基础上,中国电科充分发挥在指挥调度、安防监控、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技术优势,建立拉萨市平战结合、虚实衔接、安全管理和市民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安全应急保障体系。为拉萨市拟制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获得人大通过,协助拉萨入围国家住建部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
整合政务数据,促进大数据增值服务生态发展。推进建设运营拉萨电子政务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打造信息惠民服务综合应用平台,开展拉萨市各部门、各级单位政务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开展有关大数据研究应用,开拓有关信息惠民、信息消费应用方向,形成了集群规模效应。
科技+藏族特色 - 构建文物保护新格局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宝贵财富。
为保护西藏这片净土的文化遗产,中国电科利用自身在传感器、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等科学技术及专业人才方面优势,组建专门的文物保护装备公司,先后40余次进藏实地考察,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地区文物局西藏博物馆等数十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针对西藏特殊条件制定研发了一批新型文物保护装备,推动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可移动/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数字展陈以及具有文化特色的定制化库房建设等,推动科技与藏族特色的结合,形成了“文物保护理念与传统文化统一”的工作思路。
针对布达拉宫文物收藏和展示环境欠佳现状,中国电科增强完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建立“西藏布达拉宫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站”,根据不同文物特点选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有机挥发物(VOC)、光照度、紫外线6个环境指标监测终端,对重要文物展馆、展柜设计安装集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含硫污染物3个环境质量参数评估的空气质量评估监测终端,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估手段,实现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和定时检测、预警、数据传输等需求,进一步预防保护文物、提高文物收藏保管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电科还积极助力西藏疫情管控,与自治区联合开发“藏易通”APP,筑牢藏区疫情防控防线。
面向未来,中国电科将继续与西藏同胞一起,着力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