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近日举办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安全运营中心创新发展暨网安科创联盟5周年建设创新成果发布大会上,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安全运营中心(以下简称安全运营中心)发布一项重要成果——国资国企安全运营指数评估体系。作为“国资委-中央企业”两级监管体系的“量化标尺”,该指数如何为不同企业的安全运营进行“画像”?又将如何推动国资国企网络安全运营工作从“被动合规”向“主动提升”跨越?本文将为您解读指数体系的核心价值。
为什么需要一把尺?
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没有指数,就没有提升。2024 年起,安全运营中心依托联盟生态大力支持,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与中央企业组建专项编写组与专家组,系统推进国资国企网络安全运营指数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现状调研、初稿编制、实地测评、修改调整与试评估,形成了1套权威的指标体系和科学方法论。作为国资国企网络安全领域首个全域适用的量化工具,安全运营指数体系以“动态评估-立体对标-持续优化”为核心逻辑,为行业安全运营提供从“被动合规”到“主动提升”的转型抓手,力求用统一刻度丈量国资国企的安全水位,让“感觉良好”变成“数据说话”。
全域适用
100家中央企业全适用
支持集团公司整体、独立法人单位、
全部企业行业灵活评估与立体对标
架构科学
5大分指数综合框架
3级指标体系
细分为70个具体指标项
结果权威
1套标准化评估方法论
AHP层次分析法
分项评估结果判定
整体结果计算模型
指数怎么构成?
核心框架:5大分指数 + 3级指标体系
5大分指数:运营管理、运营建设、运营能力、运营成效、安全监管等维度构建综合评估框架,覆盖安全运营全流程;
3级指标体系:细分“一级指标(宏观维度)-二级指标(能力模块)-三级指标(具体场景)”,形成70个核心评估项,兼顾行业共性与企业特性。

指数怎么用?
全域适用场景
企业自检:帮助企业定位安全运营短板,生成针对性改进清单;
行业对标:支持跨企业、跨行业立体对比,识别领先实践;
监管支撑:为国资监管部门提供数据化决策依据,推动资源精准倾斜。
驱动三大转变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通过量化结果替代主观判断,提升管理精准度;
从“单点优化”到“体系升级”:覆盖安全建设、协同、成效全链条,推动运营能力系统性提升;
从“各自为战”到“行业协同”:依托指数榜单促进领先企业与潜力企业经验共享,形成“标杆引领-整体跃升”生态。
榜单速览
安全运营中心根据《国资国企网络安全运营指数——安全监管指数实施细则》,根据安全监管平台监测大数据,在业内首次开展中央企业安全监管指数试评估,形成四大类型排名榜单,下图为安全监管总指数排名情况:
未来,安全运营中心将携手联盟指数评估专家团队,在上级机关的监督指导下,共同制定世界一流企业安全运营中心指标体系,创领世界一流企业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通过量化评估、行业协同与动态优化,将加速形成“监管有依据、企业有方向、行业有标杆”的安全运营新格局,为打造世界一流安全运营中心提供量化指标参考。